==第一百四十二章桃源路==
邁進周府的大門前, 沈姌便預想過他的反應。
正如他所說, 人人都想捧紫綬金印衣,封妻蔭子, 光耀門楣。就算他不在乎自己嫁過人,但子嗣, 他總該是在乎的, 她怎么想,都不該是......
沈姌失神之際, 那攫取似的吻便落在了她的唇上。
他們激烈的唇齒交纏, 就像是無聲的對話。
她的手抵在他寬厚的胸膛上, 似在同他說,不該這樣。
可他卻奪了她的呼吸, 用滾燙的唇舌攪亂了她的領(lǐng)地。
夫妻恩愛, 琴瑟和鳴?
男人的手在她的腰間暗暗用力,清冽的呼吸噴灑在她的頸。
他十分清楚, 這都是她故意的。
窗牖虛掩,大雨滂沱, 驟風將泥土的氣息吹了滿室。他鉗著她走了幾步, 將她抵在墻壁上,桎梏于懷中, 似是想逼的她無路可退。
“還有甚想問的,一并問出來!
沈姌仰頭對他, 沉默良久, 倏然抬起手去摸他的眉峰、他的眼尾, 隨即柔聲道:“周大人這般固執(zhí)嗎?”
周述安沉著嗓子道:“是!
沈姌淡淡地笑,“前些日子,若是我答應了那劉澈,你當如何?”
周述安道:“我同你說過,君子會成人之美,我不會。”
沈姌繼續(xù)道:“周大人乃是天子近臣,娶了我,只怕是會惹上猜忌,大好的前程若是止步于此,不會后悔嗎?”
聞言,周述安那雙幽邃的眉眼,倏地染了一抹笑意,“二者兼得,于我來說,并非難事!
一字一句,確實是久居高位才有的從容不迫。
淅瀝的雨聲蓋過了更漏的滴答聲,也不知過了多久,沈姌低聲道:“不知周大人,準備何時來提親?”
話音甫落,清幽的天光剛好移在男人棱角分明的面龐上,他嘴角挑起,笑的分外迷人。
“一定盡快!
這時候的沈姌還沒猜到,他說的盡快,竟然會那般快。
*******
夜色漸濃。
沈姌回府后,便去了一趟父親的書房,見她松口,沈文祁感慨萬千,哽咽著道了一句好。
沈姌走出來后,清麗低聲道:“娘子這是真決定嫁了?”
沈姌點了下頭。
雖說二嫁并非她本意,可既然應了,也就沒有回頭路了。
翌日一早,周述安就派了媒婆上門行了采納之禮,合完八字、通完婚書后,就定下了婚期——來年的三月二十。
不到半年就要走完六禮,時間并不充裕,但該辦的還是辦的十分隆重。其實沈姌一度想叫周述安低調(diào)些,畢竟二嫁不比初次嫁人,可周述安那邊還沒說什么,倒是她的親爹,沈文祁自顧自嘟噥了一句,姌姌,人家的頭婚啊。
這話噎的沈姌差點一口氣沒上來。
周述安官居三品,又是朝中重臣,想把家中女兒塞過去的官員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曾經(jīng)那些春日宴、賞菊宴什么的,內(nèi)命婦們湊在一起時,也常在私下交談:
“你家姚六娘,眼瞧著十八了,可曾相看了人家?”姚六娘,刑部尚書姚斌的女兒。
“她?嗬,與秋苑里庶出的丫頭整日拌嘴,我說了她也不聽,那等性子,一瞧便是個不容人的,提她我便頭疼!
“我記得,你家郎君與大理寺的周大人關(guān)系一向不錯!
姚夫人聽懂了暗示,便道:“年紀是不是差的多了些?”
夫人悄聲道:“這怕甚?你要知道,年紀差的多點,才知道疼字怎么寫,你家幺妹兒嫁過去,定然不會吃虧!
可還沒等姚家夫人同自家郎君張嘴,周述安去沈家提親的事便在京城傳開了。
這便是繼陸三郎去沈家提親后的又一道驚雷。
有人撕碎了帕子,罵沈家女狐媚,二嫁都能嫁到大理寺卿府上去。
也有人羨慕周述安。畢竟沈姌的容顏,可并未隨著時間消逝,提了提眼角,照樣能勾去長安郎君們的心。
長安六街口口相傳,宮里也不例外。
一日,沈文祁從洛陽回來向成元帝述職。成元帝一邊聽,一邊向后靠了靠,半瞇起眼睛打量他。
見帝王眉宇蹙起,沈文祁低聲道:“微臣愚鈍,若是有甚不妥之處,還望陛下明示、”
成元帝用鼻尖輕笑了一聲,心道:朕瞧你可不愚鈍。
你那兩個女兒直接拐跑了朕兩個重臣!還有另一個在北邊的,也不是甚省油的燈。
成元帝不想看他,干脆閉眼道:“并無不妥,你繼續(xù)說!
沈文祁繼續(xù)長篇大論,期間成元帝揉了三次太陽穴,沈大人依舊沒停......
半個時辰時候,沈文祁走出聽政殿,成元帝看著他的背影,和那幾乎抬不起來的左臂,不由嘆了一口氣,這種臣子,這世道也是不多見了。
婚前差不多一個月的時候,沈姌左思右想,還是通過沈甄把白道年的妹妹叫到了沈府來。
扶曼替她診脈,望聞問切后,不由皺起眉頭。
沈姌道:“你直說便是!
扶曼道:“娘子的月信可是不準?”
沈姌點頭,“是,時而月初,時而月末!
扶曼點了點頭道:“按說......就算月信不準,也不該一直沒有子嗣,不過娘子也別多想,畢竟身子并不大礙,這孩子有時就是這樣,盼他來時他不來,不盼了,他又來了,緣分未到罷了!
沈姌聽著這幾乎一模一樣的說辭,不由笑了一下,“沒事,興許真是我子嗣緣薄吧!
說起來,“子嗣緣薄”這話還是李棣的母親文氏說的。沈姌嫁到李家后一心想要個孩子,盼了又盼,仍是沒有,文氏心里頭跟著急,但明面上卻不敢說甚,先后請了兩回大夫,文氏忍不住,便說了這么一句話。
只是撕破臉后,文氏也不再說什么子嗣緣薄了。
肚子不爭氣、母雞不下蛋......幾乎是什么難聽說什么。
扶曼走后,清麗紅著眼眶道:“娘子別往心里頭去,既然身子沒毛病,孩子總會來的!
沈姌笑了一下,“你紅什么眼睛?日后有無子嗣,一切隨緣便是,至少該說的,我都同他說了。他日后若是有了庶子,記我名下當?shù)兆羽B(yǎng)便是了。”
她今日找大夫來,也不過是為了日后給周述安一個交代罷了......
時間一晃,到了三月二十。
寒雪梅中盡,春風柳上歸。
周述安按俗穿著赤色的婚服來到了沈府門前,親手接了新娘子后,騎馬在前為引,繞了花轎三圈。
一路嗩吶聲不斷,鑼鼓喧天地進了周府。
行過大禮后,二人入了洞房。
團扇詩、合巹酒,一切按部就班,可喜娘嘴里剛念叨完,“月里娑羅樹,枝高難可攀。暫借牙梳子,笄發(fā)卻歸還。”
沈姌便伸手拍了她一下。
對視間,喜娘整個人怔住了。
壞了!新娘子太美,她竟一時忘了這個是二嫁的。梳頭合發(fā),意為結(jié)發(fā)夫妻,這一禮,依晉朝習俗,只有在頭婚才有。
新娘子是二嫁,這不壞事了嗎!
喜娘正準備念些別的吉祥話,把這事差過去,只聽周述安道:“拿剪子來!
沈姌看他。
然而他并未理會。
他到底還是把兩個人的頭發(fā),打成結(jié),放到了黃花梨木的扁匣中。
喜娘笑著繼續(xù)念詩。
半晌過后,周述安捏了下她的手心,便起身去敬酒了。
周府人少,前院宴席中坐著的大多都是周述安在朝中的同僚及友人,陸宴自然也來捧了場,兩人舉杯時,破有深意地笑了一下。
從今日起,兩人便多了一層關(guān)系。
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