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5章螭與龍
李玄鋒帶著一眾人越過咸湖,到了近海,波濤洶涌,一片蔚藍(lán),寧家大哥寧鼎伯上前來,招呼著一眾子弟。
等一眾青池弟子齊了,他露出白牙,笑道:
“此處喚做近海,海水并不深,都是當(dāng)年大戰(zhàn)時沉下去的,如今你等見到的諸多島嶼,大多數(shù)都是原本的仙山,余下一小半是后來搬山填海過來的!
李玄鋒負(fù)手而立,默默聽著,寧鼎伯明白他的性子,繼續(xù)替他介紹道:
“當(dāng)年此處是南方人口最稠密的六大郡,通通沉到底下喂了魚蝦,留下諸多遺跡,因海水不深,早就被前后的修士探了個干干凈凈!
“再往遠(yuǎn)一些的朱淥海、群夷峽,那才是當(dāng)年的東!垖m遍地,蛟蛇四起,若是要前往深處,能見到不少龍屬,不能得罪。”
一眾修士神色各異,衣著華貴些子弟的面色平淡,顯然是早已經(jīng)知道了,樸素些的則恍然大悟,寧鼎伯道:
“朱淥海是因為真螭第八子而得名,涉及上古淥解合水之事,故而海中有諸多妖邪,奇珍異寶,大多數(shù)也被龍屬所占據(jù),深入其中,一定要小心。”
一旁有一錦衣細(xì)眉的少年突然開口,恭聲道:
“敢問教席,為何這…明明是龍屬,當(dāng)年的合水果位上…卻是一只真螭?為何不叫螭屬?”
“這……”
寧鼎伯頓時語塞,有些猶豫的看了一眼李玄鋒,搖搖頭,沉聲道:
“這涉及上古之事…恐怕少有人知曉!
眾人頓時微微有些失望,卻見李玄鋒踏前一步,輕聲道:
“當(dāng)年如若沒有淥解合水,真螭就是真龍了!
李玄鋒混跡南疆多年,還真知道一二秘辛。
他明白李尺涇是南疆老蛟所害,故而每每戰(zhàn)斗之時,但凡遇到蛇蛟一類的妖物都盡力活捉,逼問那老蛟的消息。
老蛟是南疆赫赫有名的妖王,喚作參淥馥,修的是淥水一道的神通,據(jù)說也是龍屬,李玄鋒同樣有過方才那少年的疑惑,細(xì)細(xì)逼問之下知道答案。
他這一開口,一眾少年少女頓時仰慕地看過來,錦衣少年顯得有些拘謹(jǐn),恭聲道:
“勞駕道人賜教…”
李玄鋒輕聲道:
“當(dāng)年真螭縱橫東海,成就果位幾百年,據(jù)說達(dá)到了道胎巔峰,自以為已至天地間妖物之臻,號稱妖帝,建立東海妖宮!
“于是一直向西來,到了當(dāng)時一座小山的仙觀里,見了仙君!
“真螭只問:天下難道還有比我這身軀還要完美的妖物?”
“仙君道:龍屬,大小升隱,騰宇宙,潛波濤,乘時變化,你不過是一只妖螭,需變化為龍!
李玄鋒頓了頓,輕聲道:
“真螭細(xì)細(xì)問了諸多龍屬的特征,隨后便回東海,興師動眾,吞了羽蛇。
“他一人身具兩道果位,難以同時駕馭合水與淥水,最后草草隕落,被九子瓜分,鬧得東海沸沸揚(yáng)揚(yáng),一度混亂至極!
李玄鋒微微有些神往,輕聲道:
“天下妖物這才明白還有螭與龍,乃至于蛟、蛇、虺的分別,都是從龍宮中流傳出來的!
“真螭雖然被九子分食,可這一眾后裔便自號龍屬,建立東海蛟宮!
莫說一眾子弟,連寧家兄弟都是第一次聽,驚嘆不已,李玄鋒搖搖頭:
“不過是一只虺蛇嘴里的話,且聽個樂子吧!
“恭謝道人賜教!”
一眾子弟恭敬道謝,李玄鋒擺擺手,兩眼清光流淌,盯著朔風(fēng)之中的陰影,輕聲道:
“說來便來了!”
果然,不遠(yuǎn)處飛來兩道流光,一大一小,前邊的妖物長得一副蛇形,尾上雙鉤,呈淺白色,在空中拉出一道血光,后邊的妖物則足足大了一圈,滿身青灰色的鱗片,形態(tài)如虎,腹部略顯纖長,匍伏潛行。
這青灰鱗獸四足健壯有力,偏偏腰腹很長,留著長長的尾巴,有些怪異,輕松寫意地駕著云霧,貓戲耗子一般跟在那白蛇身后。
寧鼎伯瞥了一眼,連忙和弟弟架著玉舟拉開距離,沉聲道:
“是一位龍子…速速遠(yuǎn)去…莫要驚擾到這位!
李玄鋒細(xì)細(xì)看來,前邊似乎是一只羽蛇族裔,尾上雙鉤,興許是一只鉤蛇,滿身的鱗甲破裂,下墜著淺青色的血水,那如同門窗大小的蛇瞳中滿是絕望,嗷嗷地嘶吼著
“看它這模樣,是被合水所傷了!即使能逃出去也命不久矣…”
眾人看得如癡如醉,寧家兄弟則一邊加緊速度拉開距離,一邊也頗為好奇地看著,這龍子追上白色鉤蛇,并不急著殺死,而是糾纏圍繞,廝磨起來。
寧鼎伯面色微微怪異,暗罵一聲,默默加快速度,心道:
“真不愧是龍屬…合水一系就喜歡玩這些調(diào)調(diào)…甭管族類對不對,總是要試一試!
一眾修士看得目不轉(zhuǎn)睛,大為震撼,聽著那白鱗鉤蛇的悲鳴,飛出去幾息,天空上突然零零散散下起淡綠色的雨來。
這雨晶瑩剔透,明明是淺碧色,劈頭蓋臉淋下來,卻將天地籠罩得灰蒙蒙一片。
錦衣少年撐起法力阻擋,感慨道:
“這是淥水筑基隕落的異象…這便是東海了…筑基就這樣隨隨便便地死在某片海域!
李玄鋒則在心中思量著剛剛見到的那一條龍子的氣勢與形態(tài),忖道:
“果然與眾不同,東海龍屬應(yīng)該還有不少法術(shù)在身上,真要打起來恐怕不好殺…倘若有一片足夠?qū)掗煹暮S,可以試一試能不能它耗死!?br />
他當(dāng)然不會去招惹龍屬,只估計了一下兩方的戰(zhàn)力,心中有數(shù)。
身后的寧鼎伯靠近一步,低聲道:
“老大,這龍子應(yīng)該不是偶然遇見,是來看看我青池派了誰過來鎮(zhèn)守分蒯島!
李玄鋒微微點頭,他此去不僅僅是護(hù)送,還要在島上交接個一年半載,分蒯島的局勢復(fù)雜,龍屬來看上一眼也算正常。
分蒯島作為海中最大坊市,也是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仙島,上頭有種種寶地,又因為地形奇特,很難布置陣法,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動亂發(fā)生。
而不知是何原因,分蒯島一帶很少紫府出沒,各宗也從不派紫府前去鎮(zhèn)守,大多是些筑基修士。
李玄鋒這頭應(yīng)下了,雄偉的島嶼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在面前,寧家兄弟向眾人介紹著分蒯島的由來,卻駕舟落入海中。
此處距離分蒯島大約有十里,海底浮現(xiàn)出一道巨大的光罩,李玄鋒打出一枚玉令,穿梭進(jìn)入其中。
果然見底下一片光華,大小的房屋坐落其中,兩兄弟剛剛將玉舟?,有一修士駕風(fēng)近前。
這人一襲青衣,腰間的儲物袋和法劍法光流轉(zhuǎn),一身上下是靈紗作披,靈布成衣,就連點綴的玉石也是上上品,奢華之至,看了李玄鋒一眼,點頭道:
“和遠(yuǎn)見過姐夫。”
此人乃是妻弟寧和遠(yuǎn),筑基前期修為,是這坊市的話事之人,李玄鋒不是第一次見他,略略點頭。
寧和遠(yuǎn)是寧家嫡系,卻很早就被抱去了遲家,長大時才歸來,在寧家中是屬于偏向遲家這一系的。
可遲尉身死,元素真人干脆去了倚山城,連帶著一眾寧家人都把重心轉(zhuǎn)移到了南邊,遲炙云貴為宗主也不敢命令元素真人這種老前輩,元素在南疆是不聽調(diào)也不聽宣了。
寧家與遲家略有分歧,寧和遠(yuǎn)的地位也尷尬起來,李玄鋒十多年前見過他一面,那時很是得意張揚(yáng),如今窩藏在海中十多年,再來看他,顯得頹廢許多。
他帶著一眾客卿拜見,讓手下把眾弟子帶下去指派任務(wù),立刻拉著李玄鋒到一旁,開口道:
“姐夫…和遠(yuǎn)還是第一次與姐夫共事,若有不周到之處,還請多多指教!
他的態(tài)度讓李玄鋒略顯意外,輕輕拱手,寧和遠(yuǎn)引他入了洞府,先要下去見一見一眾子弟,先行離去,李玄鋒則寫了封信,交到寧家大哥手中,讓他送去李家。
……
大厥庭。
大厥庭是座古城,雄偉壯觀,最鼎盛之時有十萬人口,被伏代木用了幾十年,只剩下一萬不到,吠羅牙奪回來養(yǎng)了多年,三四萬的人口。
古城上的石磚斑駁,充滿著歲月的痕跡,李家的族兵快速地從小巷子中穿梭而過,城中的山越百姓躲在房屋之中,頗有些期盼地看著外頭。
如同東山越羨慕東人,大厥庭的百姓也羨慕東山越生活富足,早就聽聞李家的名聲,如今一聽是李家過來接管,一個個都很是期盼。
天空之中穿梭著族修和玉庭衛(wèi),李曦峸駕著風(fēng),一旁則站著弟弟李曦峻,兩人圍著一張地圖,細(xì)細(xì)商量著。
“柳許兩家不能放去新地…至于幾個望姓,也通通限制一番,最好從寒門之中提拔,前去西方的湖邊,設(shè)立村落…”
吠羅牙當(dāng)了甩手掌柜,將地盤丟給了李家,自己去閉關(guān)修煉起來,李家派人去巡了兩趟,那一整塊地盤主要分為兩大塊。
一是山越的大城——大厥庭,占地頗廣,乃是難得的遺跡,除此之外還有一片沃野平原,并沒有什么大山。
李家重點放在那座雄城大厥庭上,這座大厥庭很是古老,在山越之中的地位僅次于巫山,李淵蛟去過一趟,只忙著瓜分戰(zhàn)利品,并沒有細(xì)看。
如今兩個晚輩轉(zhuǎn)了一圈,只覺得處處古樸大方,宮廷之中還有許多壁畫,被歷年的戰(zhàn)爭破壞許多,卻還是能看出不少都是天崩地陷,漆黑絕望的情景。
李曦峻邁步入內(nèi),仔細(xì)欣賞著,最近的幾幅畫都是李家崛起,東邊花團(tuán)錦簇,烈火烹油的景色。
在慢慢邁步入內(nèi),畫風(fēng)顯得絕望起來,蝗蟲遍地,四方大旱,外敵入侵,大王駕崩…李曦峻駐足看了兩眼,回首道:
“應(yīng)該就是傳說中的伽泥奚了。”
兩人邁步入內(nèi),穿過重重的宮闈,滿滿都是天地倒懸,干旱困苦的圖案,走過了這段,卻繪著許多人民富足的景象。
余下的早已模糊不清,兩人找了一陣,這才看見一幅壁畫來。
壁畫之上是一名身穿黑衣看不清面孔之人,一手抓著類似于書的東西,另一手持杖,底下畫了許多人丁跪拜,一側(cè)則是一枚太陽當(dāng)空落下的景色。
“是端木奎吧…”
李曦峻兩人都讀過族史,也了解過許多方面的記載,李曦峻道:
“端木奎橫壓一世,甚至敢按著青池宗的山門打…最后竟然也沒能突破金丹…那本仙書也不知所蹤,至今還沒聽說過下落!
“至于太陽…”
李曦峻頓了頓,嘆道:
“興許是魏李之事。”
對于魏李,他的感情頗有些復(fù)雜,許多紫府筑基修士以為李家是魏李嫡系,李玄鋒也傳回來過消息,李曦峻自己查過一段時間,也有些猜測。
‘元素真人以為我家是魏李,是真的用法術(shù)檢查過的…如果紫府修士的神通不差,自家十有八九還真是魏李,才會與那么多和尚扯上關(guān)系。’
‘至于是不是嫡系,那就難說了…’
自家人知自家事,李家連續(xù)幾個筑基很是驚艷,可李曦峻明白,并非是自家血統(tǒng)高貴。
李家修煉速度快,首先是幾個嫡系人人身具符種,增加了修行速度,又受箓提拔了幾層,再加上一枚箓丹,這才顯得一個個與眾不同起來。
這些猜測聯(lián)系到一起,他很快做出了推斷:
‘自家應(yīng)是魏李的旁系,只是因為仙器加持,才顯得像嫡系,惹出這樣多的因果!
他正尋思著,看著厚重樸實的宮殿,停下了腳步,回頭道:
“兄長,我且回去一趟,這邊的事情交給你了!
李曦峸不明所以,點點頭,李曦峻卻一路駕風(fēng)疾馳而起,若有所思地駕風(fēng)落回青杜山上,快步進(jìn)了祠堂,打開陣法,邁步進(jìn)了密室。
寒鐵打造的祭臺放出幽幽的光芒,雕滿了月桂花紋,顯得神秘幽靜,李曦峻下拜,恭聲道:
“李氏子弟曦峻,恭請法鑒,巡幽探微,洞見玄奧,澈照八方,攝鬼查神……”
李曦峻眼看著大厥庭普普通通,似乎在幾個筑基來回的查看之下毫無出奇之處,只忖道:
“應(yīng)用仙鑒探查,應(yīng)有不同!
感謝歐皇小蔡的兩個盟主~
今天就不加更了,緩一緩,整理一下,怕寫太急了。